武艺
1966年生。画家,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。出版有《大船》、《穿行》、《巴黎日记》、《复兴路9号》等。
诸家评说
可以把武艺的画称为“现代逸品”。他在画坛为人所重的是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后的表现,从《夏日组画》、《黄村组画》、《大山子组画》、《丁村组画》一路过来,他的画愈发显露出一种轻松与随意。与已有的传统形式远去,与自己的心性贴近。
武艺的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那种无“法”可拘的用笔。他甚至把用笔的感觉降到“法”的零点。若按传统笔法衡量,其中有很多错笔。但水墨的语言就是允许有修养和有感觉的“错”,在“法”上的错可以变为“意”上的对。武艺作品“逸品”的特征,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的表意笔墨。这是承传中的创造。
—范迪安(中央美院)
武艺用精致的水墨,简洁的个人语言,讲一些有趣的简单故事,让人很开心。一个中国老头儿踩着滑轮,展开双臂,手上还拿着花;另外一个坐在船上,关注着手里牵着的汽球,一只鸟静静地站在老人头上的圈中,像表演杂技一样。这儿讲述的是一些简单的快乐,关于友谊、老者、童真的当代展示,却充满了生活情感,而远离时尚滥流。
—Michaela Preiner(巴黎高等艺术学院)
不管借助哪种形象,武艺的角色感都很强,他自己也化为画面的一部分。如果欣赏者没有这种角色感,很难读懂其中的声色景。武艺作品中所融铸的意境,往往被那些简练的形式所掩盖。作品猛一看很简单,感觉不到什么,因为那种平和朴逸早已蕴含其中。而一旦进入角色后,我们就能发现那种简单的形式里有着许多用心良苦的地方。
武艺是用灵性和智慧来画画的,虔诚、专注、讲究。好的艺术品,除了思想和情感,最终要看其形式语言的讲究,或者说是形式创造。成大器的艺术家肯定要有一部分心思用在这方面。
—李津(天津美院)
武艺的艺术表达保持了一贯的轻松、诙谐和随意。不是按照习惯去画,而是把所看到的、感受到的东西表达出来,他对周遭的一切,无论熟悉还是陌生,总能保持细腻敏锐的洞察力。他选择了单纯,选择了难免让人以为很少技艺含量的简单,没有琐碎的细节描绘,也没有复杂的背景交代。他对创作这回事的感悟,就在于与自己的心性贴近。
—王静(《东方艺术》杂志)
把生活中很秩序化、生硬机械的印象写入画中化成大趣,是武艺的特色。从素描、色彩入手,渐次画到今天的样子,演进的过程好像自然而然,或许,在武艺的心里也百般历练,但他将之化解得不露声色,修养颇高。在美院那样的环境里,到处都有希图以画为生的信众,而能成真画家的寥寥可数,这其中,武艺显然是“另类”。
—怀一(《画风》杂志)